風水輪流轉。近日,韓國互聯網主管部門——廣播通信委員會向總統李明博提交了逐步取消網絡實名制的報告。這個曾經是互聯網實名制“標桿”的國家,如今開始走回頭路,讓人不由困惑:網絡安全、個人隱私和實名制能否共生共榮?
韓國3500萬用戶信息大泄露
2007年7月,韓國開始實施網絡實名制,旨在減少網上的語言暴力、名譽損壞、虛假信息傳播以及不正常的人肉搜索。時至今日,幾乎所有韓國網站都要求用戶真實身份注冊。
然而,隨著近日韓國SK通訊旗下的韓國三大門戶網站之一Nate和社交網站“賽我網”遭到黑客攻擊,約3500萬用戶的姓名、電話、郵件和身份證號碼外泄,由信息泄露帶來的垃圾郵件、詐騙電話等也泛濫成災。民間對于廢除“網絡實名制”的呼聲不絕于耳?;诖耍n國廣播通信委員會提交的報告指出,希望修改“網民在網上注冊必須提供‘居民登陸證’(相當于我國的身份證)號碼”的法律條款,到2014年,任何網站收集和使用“居民登陸證”號碼將受處罰。
學者研究:實名制效果有限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教授禹志淑曾對韓國實名制有過深入研究,并發表過論文《對互聯網實名制的實證研究》。實名制實施后,她曾經對韓國著名的社區論壇dcinside.com進行了詳細的跟蹤調查,發現誹謗和語言暴力的跟帖數量并沒有明顯下降,但是論壇的用戶數和發帖數則遭遇滑鐵盧?!熬W站的參與人數和發帖數減少了2/3,而因為惡意誹謗、謾罵造成的刪帖比卻增加了12%左右?!庇碇臼绺嬖V《IT時報》記者,“可以說,韓國網絡實名制推行四年多,成效并不十分明顯,但在遏制互聯網自由等方面卻起著反作用。政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應當研究、考慮使用者實際情況?!?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生、韓國留學生金宰賢對網絡實名制的看法更為犀利,他對《IT時報》記者說,“網絡實名制不會減少不良信息,卻往往會帶來網絡安全的風險。對于以網絡實名制來遏制網絡不良信息與網絡犯罪,不能寄望過高。網絡問題的產生,原因并不在網絡的匿名性,而是在于網絡使用者的素質本身。要發泄的網民,無論如何,還是要發泄,因此他們會想方設法避開法律,甚至盜用他人的身份證號碼進行注冊。”
民眾觀點:黑客與實名制無關
對于取消實名制,韓國民眾的看法并不相同。韓國LG公司員工全小姐告訴《IT時報》記者,她對于這種在網上暴露私人信息的情況一直感到不安?!拔乙恢睕]有在網絡上加入什么會員。在網站無法保障個人信息條件下,如果仍然執意推行這項公共政策,無異于侵害公民的隱私權,如果網絡實名制是以犧牲用戶利益為代價,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另一名首爾市民金先生卻認為,黑客攻擊和網絡實名制是兩碼事,政府部門應該從網絡安全問題上做文章,如果因為信息泄露而廢除網絡實名制,是因噎廢食。
技術專家
推行實名制不能一刀切
金山網絡安全專家李鐵軍告訴《IT時報》記者,“目前在中國,黑客攻擊、盜號、盜取信息的情況非常猖獗。韓國此次大面積信息泄露的情況應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在中國這樣13億人口的國家,在安全措施不完善的情況下,推行實名制不能一刀切?!睋﨏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有過賬號密碼被盜經歷的網民數量高達1.21億,占全體網民的24.9%。
律師說法
不是所有網站都要實名
從去年上半年韓國門戶網站大量資料遭泄,到中國的CSDN、天涯賬號泄密事件,對于正在摸索中的中國互聯網實名制而言,無疑潑了一瓢冷水,也引發了民眾對于隱私權的擔憂。
上海騰信律師事務所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應品廣認為,在推行網絡實名制的過程當中,國家應該逐步構建對自由和隱私的保障機制,否則很難贏得民眾的認同。這是各國在推行網絡實名制中常常忽視的一點。
“實名制應該以強大的隱私保護為依托。就中國而言,在網絡安全技術、隱私保護沒有成熟之前不能急于推行網絡實名制?!睉窂V認為,發展網絡實名制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和法律保障。比如網絡服務方可能會對用戶個人信息、隱私信息造成泄露和侵犯,實名制也可能給經營個體帶來成本升高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政府在網絡服務更宏觀、更基礎的機制方面給予重點考慮,來克服實名制帶來的副作用。
應品廣建議可由政府建立具有監管體制的第三方機構提供對網絡使用者的統一身份認證;在網絡使用費用、稅收、補貼等方面給予實名制者更多激勵措施。
應品廣還表示,實名制的理想發展狀態應該是分內容、分階段的實施。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需要實行實名制,“比如與眾多經濟活動,特別是經營和交易相關的網絡服務,應該實施實名制;而有些如慈善捐助、舉報投訴、互助交流、專業網絡群組的內部討論等網絡服務,不需要強制確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