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繁榮背后:關站裁員“燒錢”速度漸緩
來源:
發布時間:2011/8/24
瀏覽次數:579
千團大戰仍在“滾雪球”。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團購網站已達5320家,比年初幾乎翻了一番。然而,在數量激增的背后,售假、欺詐、物流等用戶投訴層出不窮,虛報業績、賠錢搶客戶、暴力裁員、資金鏈緊張等團購企業“暗傷”也逐漸暴露。看似風光的背后,“慘烈”的團購大戰年底許見分曉。
站點:生存期兩個月
擁有多少個分站點一直是各個團購網站“自豪”的數據,今年3月之前,拉手網、美團網在線下開疆擴土方面一直保持領先,而在此之后則由窩窩團搶盡風頭。8月4日,在團購導航網站團800上,記者看到,當日美團共有107個城市開展團購活動,窩窩則有149個城市有團購項目在售,通過大量開辟新站以及以合營加盟的形式收編地方網站,窩窩團的站點迅速擴張。
然而,在快速擴張的背后,是更加快速的撤站。此前《IT時報》記者便曾報道,窩窩團北京公司涉嫌暴力裁員,一些沒過試用期的員工,被以各種理由裁員。最近被裁員工代理律師趙占領向《IT時報》記者透露,目前通過他申請仲裁的人數已達40人,遍及北京、鄂爾多斯、深圳、南京、邯鄲、鞍山多地。
阿黎(化名)是窩窩團鄂爾多斯站的員工,他于5月中旬入職,經歷培訓后便正式上崗。他告訴記者,入職后的前幾天是培訓,但之后便呈現“放養”狀態,幾乎沒有總部的人過問,只是自己學習本崗位所需的知識及了解團購行業及公司情況,“我是這里的第一批員工。”同時他還透露,當時辦公室位于當地地段較好的寫字樓內,且總部已繳納一年的租金。然而,在去注冊營業執照那天,阿黎接到總部電話,說是要撤站,“我當時就懵了。”現在,鄂爾多斯站9人中8人被裁,唯有城市經理被調往西安站,僅僅兩個月生命周期的鄂爾多斯站就此結束。
吊詭的是,5月15日至20日,窩窩鄂爾多斯站員工入職,5月25日,窩窩團大張旗鼓宣布啟動IPO,7月7日,鄂爾多斯站被撤。
裁員:整個部門不復存在
先招人,再裁員,盲目迅速擴張的團購企業不只窩窩一家。高朋網進入中國之初,《IT時報》記者曾去過其上海辦公室,只在創意園區里租用了一小間,與另一家公司同一個門出入。現在它已搬至延安西路500號,并擁有8樓和13樓兩層辦公場所,僅僅七八個部門,員工就已多達500人。有資料顯示,自今年3月成立以來,高朋網已經在127座城市建立分站,總員工數量已經發展到3000余人。
然而,7月中旬,有消息稱高朋網北京總部開始分期逐步裁員,加上三線城市同時展開的大幅裁員,最后高朋總體裁員人數可能達到25%左右,而這些被裁對象往往是仍在試用期中的員工。盡管高朋對此的說法是“正常人員調整”,但可以佐證的是,在易觀國際公布的6月份團購數據中,高朋并不在前十之列,而這些網站占據了整個團購市場55%以上的流量資源。
窩窩團線下運營中心人力資源部被裁員工糖糖(化名)告訴記者,她5月18日入職品控部,后被調往線下運營中心人力資源部。如今,該線下運營中心人力資源部已不復存在,包括經理和主管在內的8名員工,7人離職,一名接受調往客服部。糖糖的工作時間是,兩個月。
廣告:“燒錢”速度漸緩
2011年上半年廣告市場的明星,無疑是各大團購網站,大明星代言、大手筆投放、鋪天蓋地的巨額廣告投資砸向了市場。網絡媒體、戶外媒體、電視媒體以及平面媒體都已成為第一陣營的團購網站的主要戰場。6月28日,滿座網正式公布了其最新品牌代言人——哆啦A夢,記者獲悉,滿座網為簽下這一知名卡通形象,動用了3000萬元資本。
但從7月份開始,到處能見團購廣告的情形似乎發生了變化。《IT時報》記者前往滬上幾棟寫字樓發現,在分眾廣告屏上,雖然拉手網、窩窩團、團寶網的廣告仍有播出,但播出頻次已明顯減少。地鐵站內也是各大團購網站的營銷熱點,據記者了解,申通德高一塊廣告牌所需費用為7.8萬元,其最少投放時間為四周。年初時,拉手網曾在滬上各大地鐵站內大量投放廣告,幾乎可以用“全包”來形容,之后換成了團寶網和窩窩團,而最近,這些平面廣告幾乎淡出人們視線,只在客流量比較大的站點仍留有部分而已。
記者觀察
難從風投口袋掏錢
作為出現僅一年多的行業,團購之所以贏得風投青睞,頻頻獲得巨額投資,其“鼻祖”美國Groupon自然是風向標。然而,于今年6月2日提交了IPO申請的Groupon,上市道路卻頻頻遇阻,至今兩次推遲上市計劃。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投資者對其前景并不完全看好。相較而言,拿了風投巨資,旨在以最短時間攻占市場,從而上市“圈錢”的國內團購網站,短期內上市更是無望。
這種觀望影響巨大。此前窩窩團被傳出IPO受阻,多家投行拒絕代理其上市業務。加上海外中國概念股在今夏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信任危機”,曾一擲千金的風投,如今也收緊了錢袋。自下半年以來,某某團購網站拿到巨額風投的消息幾乎消失。在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眼里,目前僅有少數團購網站有機會獲得后續融資,行業冬天的來臨已是不爭的事實。